(2).“控制论式的”思想方式:借用控制论的术语和信息反馈原理探讨表演艺术理论和方法。“控制论”认为,不论是机器还是动物,抑或是社会,尽管它们属于性质不同的系统,但却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反馈。
演员进行表演时,他的思想始终在向前看,他在想象一种可能实现的未来,他站在角色的立场上奔向他的“最高目标”过程中,不断接受信息来调节自己的行动,以便实现角色的“意图”,最后达到目的。正象导弹发向目标一样,必须不断捕捉和接受周围环境反馈的信息,不断纠正偏差,校正自己的航向,才能最后命中。运用“控制论式的”思想方式,才能创造出角色真实的、有机的、活生生的精神生活来,因此这种思想方式可在进行表演时运用。
22.影视中的排演故事影视片实拍前导演对演员的表演及影视场面所进行的排演。一般分三个阶段:
(1).拍摄前阶段的排演:在分析剧木、深入生活、理解形象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排练,寻找人物基调和性格的主要特征,把握人物的总谱。依据剧本的审件,在动作中分析角色,把握人物关系并挖掘潜台词,掌握人物的贯串动作和心理动作等。不同的导演对这一阶段的排演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有的主张直接排练影视片中的戏,根据不同的目的分别采取:a.顺序排演――依据影视剧本的情节顺序进行排演,以掌握人物的贯串动作线相把握每一人物、每一场欢在整个剧情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b.抽场排练――选择最富于动作线的关键场面以及人物性格最鲜明或转折性的片断进行排演,以掌握人物在各个阶段的动作及其性格的发展;c.贯串排演――连排某个角色的贯串场面,着重体验和掌握这一角色的动作线和角色总谱以及他与周围人物关系的历史。为了保持实拍时的新鲜感和真切感受,追求真实自然的表演效果,相当多的导演不直接排练影视片中的戏,而是排演戏外戏或各种表演小品,即依据剧本和角色的要求,演员展开想象,自编情节和台词进行表演的一种练习,如事件小品、人物生活小品、职业小品相规定情境小品、人物关系小品等。戏外戏和表演小品还可以让演员具体而形象地感受到角色的――系列不在剧本中,然而确是角色生活的组成部分,以丰富和补足角色的历史。这是从演员自我过渡到角色,使形象化演员心中活起来的好方法。有的导演则采用“对词排演”,让演员通过反复对词掌握人物的基调和性格。近年来还有一些中青年导演为了避免演员理性的、过于意念化的表演,追求更接近生活的真挚表演,摒弃了那种让演员自己编排具有一定思想目的的情节小品,而采取一种“信息传递相接受”的练习(俗称“擦肩而过”,是一种不用结构的即兴练习),只确定一下双方的关系、年龄、职业、性格,就相对走来或做简单的交流动作,通过眼神的交流,握手的感触等信息传递和接受,说出对方的目的、想法,或者当场作出反应等。即兴表演排演中占有重要地位。即兴的创作往往可以产生符合影视要求的那种亲切、纯真、清新的表演,使演员的创作自然地从自我过渡到形象。不少导演在影视排演中运用各种即兴表演的方法。影视演员来自四团八方,有专业的、业余的,有话剧的、歌剧的、戏曲的,还有第一次扮演角色的,导演通过这一阶段的排演,了解演员的表演素质并统一整那影视片的表演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