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示三 艺术感觉胜于艺术技巧
对艺术的感觉如何,这是面试时考官最为看重的,考官往往注重考生表现出对艺术最感性、最自然的感受,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于艺术有没有独到的领悟和想法,对生命有没有独特的理解与感悟。而这些素质需要考生多年的生命积累、艺术积累以及家庭艺术氛围的熏陶所养成的艺术素养和气质。
“你想,我唱歌嗓子不好,朗诵是安徽普通话,而且没有经过培训,说走路说成肘路。集体小品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小品,基本上就是傻乎乎那样子……,“当年我并没有指望考上电影学院,我只是想让人生的经历丰富一些。不知道考演员是什么样子。当时喜欢写东西,喜欢文学,以后可以把它写出来。”蒋雯丽本人根本没有想过会考上北京电影学院,那时的蒋雯丽还做着文学梦。蒋雯丽的父母和她本人都没有指望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但歪打正着,偏偏就考上了。这绝不是侥幸,不是运气。蒋雯丽多年来厚薄发,养精蓄锐,最终在数千名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每年的报考者都是数千人,而录取的只有数十人。蒋雯丽面临的是真正意义上的百里挑一。蒋雯丽从安徽蚌埠到北京赶考,真可谓千里走单骑,过三关,斩数将。特长展示,蒋雯丽换上上了渔家女的服装,还梳了一条大辫子。蒋雯丽一亮相,她就感觉到主考老师的眼“刷”地一下就亮了。她跳了一个舞蹈《乌苏里船歌》。尽管舞蹈基本功不如搞舞蹈专业的,然而,她一举手,一投足,一顾,一盼却深深地打动了考官,主考官们发现,蒋雯丽并不是舞蹈的专业水平,然而,她跳舞时那种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感觉,对生命的表现力、想像力、感悟力似乎比起舞蹈专演员来有过之而无不及。蒋雯丽觉得,她出生以来所有的经历就是为这次考试准备的。
自然她的艺术感觉还来自她对其他艺术的涉猎,比如绘画、自由体操,以及文学与写作。她曾让她的小儿子看德拉克洛瓦的一幅油画《墓地上的孤女》,并告诉他,当年妈妈就是靠这幅画走进电影学院的。小时候学的舞蹈、自由体操,使她有了形体的技巧修养,使她的《乌苏里船歌》体现了生命的青春感觉。
“创作中生活的积累和一定的技巧要结合在一起,可那次考试和以后的创作,让我愈来愈发现技巧的东西会逐渐地越来越少,慢慢地越来越不重要,而生命的感悟、生命的感觉、艺术的感悟、艺术的感觉将越来越超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