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井大街一片繁华。紧邻的东方广场东侧,一座隶属于中国国家话剧院的小剧场——东方先锋剧场内,四周的灯光渐渐黯然,几个清晰的面孔在舞台中央一字排开。随着主持人的悄然退场,“砰…砰…砰,我真的揍了他……热乎乎的,痒丝丝的好像揍在一只大山芋上……”一段段声情并茂的演员对白,把看台上若隐若现的观众拉回到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南边陲一个叫做腾冲的小县城……
这是2016年由北京市文联、北京市剧协主办,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东城区文联承办的北京首届剧本创意工作坊系列演出活动中的一场。北京剧协近日举办了“致敬与期待——剧本创意工作坊”系列活动。该活动是北京剧协以北京青年戏剧节为背景创建的一个扶植剧本创作、培养新一代剧作者的重要平台。
在持续10天的剧本朗诵、现场互动交流、专题讲座等一系列活动中,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师生、北京戏剧界编导、专家学者以及普通观众和创作者进行了一次次热烈的交流和碰撞。
以青年编剧为中心 聚集各方人才
俗话说,剧本剧本,乃一剧之本。剧本在戏剧中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一部得到多方好评的话剧关键是剧本的好坏。创作一个好剧本,编剧很重要。当下话剧走下坡路,没有一批好编剧,尤其是没有一批好的青年编剧是制约话剧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北京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杨乾武如是认为。
对此,《剧本》月刊主编温大勇在“全国剧本创作和剧作家现状信息交流会”上也指出:戏剧编剧队伍的人才流失让人心痛。在整个社会浮躁心态的作用下,在名利的诱惑下,很多年轻的优秀编剧在出名后,就转向影视界。于是戏剧编剧的年龄、观念日益老化。目前,国家精品工程剧目中的作者很多都在五六十岁。
编剧罗怀臻曾在“2008年全国戏曲编剧高峰论坛”上感叹,在这次与会编剧中他还是最年轻的。20年了,他还是最年轻,表明了当下青年编剧人才的缺乏。对此,人称“巴蜀鬼才”的著名剧作家魏明伦呼吁重视戏曲编剧在剧目创作中的地位,再次提出了他的“编剧主将制”。
“以青年编剧为中心联合各方面的人才,为创作的剧本服务。”本次活动主要负责人之一林蔚然女士说。
本次活动艺术总监、著名先锋戏剧导演孟京辉说,“举办剧本创意工作坊的目的是为青年戏剧编剧人才创造展示才华的平台。”
活动期间,来自中央戏剧学院的博士研究生俞露携带自己编剧创作的话剧作品《纳斗渣》参与演出交流,俞露告诉笔者:“全程参与了舞台创作的整个过程,这对自身来说是一个挑战,参加本次活动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让自己的作品有了展示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