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在电影摄影机前创作,创作成果反映在银幕上的表演艺术。演员的创作任务,是在导演的指导下依据剧本塑造典型、真实、富于鲜明性格的人物形象。表演艺术以演员自身作为创作工具,演员既作为人物形象存在,同时又作为创作者存在,也就是说,创作者、创作工具、创作的产品(人物形象)全都统一于演员一身。在表演艺术中,演员要解决自身与角色之间的矛盾,他不仅要掌握和磨炼自己的外部表现工具——形体、五官、声音、语言等各种技能,还要掌握表达内心世界的内部技巧。
电影演员是影片中人物形象的体现者,把文字的描写转化为活生生的直观形象。在这个转化过程中,演员不仅仅要再现形象,而且要通过表演补充形象,不仅仅是扮演,而且是创造。演员的创造主要表现在对角色独特的再现方式和鲜明的性格化。这种创造需要演员深入和熟悉各种生活,并能正确运用表演创作方法去体现这些生活经验。优秀的电影表演要求演员与角色统一、生活与艺术统一、心理体验与形体体现统一。
电影表演与戏剧等舞台艺术的表演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和联系。但是,由于电影自身的特性,使电影表演有它区别于舞台表演的诸多特点。
表演的生活化电影的纪实性要求电影表演必须真实、自然、生活化。电影演员是在真实的外景或逼真的内景中进行表演创作的,这就要求演员的创作与真实的环境融为一体,同样真实。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以后,电影大量采用实景拍摄,有时演员就在大街上、商店里,在人群中表演,现实生活中的人与演员出现在同一银幕上,这就要求演员的表演和周围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自然真实,克服演戏感。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电影器材的发展,使现实生活中的一切视听环境都能再现,使银幕最大限度地接近生活,这就对表演的生活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电影摄影机的运动随时改变着观众的距离与视点。在近景和特写中,演员的一个眼神、肌肉的抽动、皱纹的颤抖都清晰可见,任何虚假、夸张的表演都使观众难以忍受。当然,电影表演的生活化决非用生活去代替表演,不是自然主义地再现一切生活内容,它是以生活原型为基础,经过选择、提炼,再现生活中的人物性格的艺术。
表演的非连续性
时空自由是电影艺术独具的特点。影片中镜头的分割与组合,可以将任何画面与其他画面并列。这种时空的自由造成电影表演的非连续性。为了生产上的需要,电影拍摄既不连贯,又不按顺序,它使演员在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里断断续续甚至颠倒地生活(扮演)在角色中,然而电影在放映时又是连续的并不颠倒的,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具有在非连续性的“镜头表演”中保持人物形象的统一性、完整性的能力,能保持人物思想、感情、性格的连续性。因此,要求演员在开拍前就把整个角色孕育得非常成熟,了解每一段戏的内容,把握其中角色的心理、感情,并熟悉与其上下连结的段落。这就要求电影演员充分深入地研究剧本,把握人物基调、性格及其发展,掌握剧情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形体、心理动作线,确定角色的重场戏、过场戏和高潮戏,处理好表演的力度和节奏。
镜头感
电影演员是在摄影机镜头前进行表演创作的,因此必须有镜头感。镜头感包括:表演生活化;对画面的想象与体会;对不同景别、不同摄影技巧的适应;对摄影棚、实景拍摄以及无观众交流、无对手交流的适应。电影演员必须学会分析分镜头剧本提供的条件并根据导演的艺术处理来设计和构思自己的表演,不同景别的镜头要以不同的表演分寸和手段来体现。远景和全景、近景与特写这两极镜头要求演员运用不同的动作幅度和功力技巧。前者更着重于外部形体的表现力,后者则要求更丰富的内心体验和细腻的表情。
表演的总体效果
电影在银幕上塑造形象比其他艺术在舞台上塑造人物有更丰富的表现手段,如不同景别的变化、蒙太奇结构处理、构图的变化、音响、音乐、色彩、光影等等。这些对演员的表演既是帮助,又是限制。演员的表演是通过这些表现手段综合处理后完成的,必须考虑到其总体效果。因此,演员要熟悉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段,在塑造人物时,充分发挥电影的各种表现手段来丰富、烘托、加强自己的表演。
生产条件对电影演员的要求
电影表演不仅与电影艺术的特性有密切联系,而且受到电影企业生产条件的制约,电影演员必须适应其各种条件。例如,要经受“无穷等待”的考验:拍内景,要等布光、等摄影技术条件、等美工、等化装、等道具等等;拍外景,要等日出、等日落、等下雨、等下雪等等。又如要适应各种拍摄条件,如寒冷、高温、强光照射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