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得漂亮当然很好!但是生活里的美并不等于艺术形象的美。艺术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特别是生动、真切的银幕形象,是体现着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理想、愿望、意志和爱憎,同时,也反应着当今社会大众审美趋向的。电影艺术家总要给自己喜爱的人物,找到一个理想的外形和生动的面貌。这种外形的面貌反映着角色的独有的气质和性格,并能给观众一种赏心悦目的美感,为观众认同的共鸣。所以选择那些符合角色性格和气质,但同时外形和容貌又很美的演员来饰演影片中的男女主角,始终是“……生理和社会的要求的一种表现”。(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尔"巴拉兹语)这也是电影表演专业招生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总之,对形象的要求从根本上讲是要有特点。
当然,电影艺术所要反映的现实生活是纷纭复杂的,它要塑造的人物也必然是各式各样,类型不同形象各异的。因此,在我们招生中,要考虑在外形上“生、旦、净、末、丑”行行俱全,也要注意各电影制片厂各种形象类型演员的需求。
总之,外形和容貌没有标准标准的模式。
形象和气质是挑选演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要做一个未来的专业电影演员,还要通过各种考试,看考生有没有起码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也就是常说的具备不具备演员的素质。
外部条件是指包括容貌在内的身体条件。五官四肢没有任何生理上的缺陷。电影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要通过银幕传达给观众。他们是依靠人物的行为和形体动作,来反映剧情的发展和揭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的。所以我们常说形体是表演艺术的基石。
为了让老师能更好地看清考生的身长,四肢比例,肩宽和髋骨比例,让身体线条的表现力显露出来,形体考试时要求考生穿紧身或贴身的衣裤。复试时考生不能化妆进入考场。
在考试时,考生先要表演一段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舞蹈、武术、体操等。形体考试,老师将考察考生形体造型美和动作协调性,考察考生肌肉控制能力和形体的灵活性,考察考生动作的表现力和形体的可塑性等等。
形体教师往往还在最后的综合会试时,即兴出一些形体练习,来考察考生的身体素质和动态状况。例题如下:
1、听伴奏音乐行走,或跑步,或跳跃。并要求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变化,相应改变自己行进的速度节奏。
2、一般造型练习:听击掌号令,每拍一掌做一个造型,再听见掌声立即改变姿势……反应要快,令行禁止,造型姿态不能重复也不能近似。
3、想象造型练习:例如在行进中听口令,马上停下模拟“动物园”中某种动物。不用说明,一目了然,用造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动物。
4、模仿动作练习:老师做上肢、下肢、头部、腰部等单项或组合动作,考生要立即模仿。
5、特殊练习:根据考生具体情况,教师即兴出题,考察学生某一方面的身体素质。
银幕人物形象除了看得见的形体动作以外,还有听得见的人物语言和声音。这是表达角色内心世界和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演员创造的视觉形象必须和声音形象高度统一起来,角色才能栩栩如生,艺术形象才能完美动人。
首先,当一名演员必须说好普通话。这是指以北京主意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中国有八大方言区:北方话、吴话、湘话、赣语、客家话、闽北话、闽南话、粤语。如果考生只能说家乡话,这种只能自己听得懂的方言,而且又极难纠正成普通话,那是很难当个电影演员的。那种自己表演,别人配音的做法,会损害角色的艺术感染力,这样的创作方法是不足为训的。
语言考试的初试,是通过考生读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一段诗歌、散文、小说、寓言或者话剧、电影中的一段独白,来了解考生的声音、语言的规范化、清晰度,对作品思想内容的理解力,以及对作品情境和人物形象的表现力,要求背诵,决不允许照着念。
电影对白,不等于生活语言,也不同于话剧台词。由于“麦克风”和扩大器的作用,更显露出他的声音形象以及人物情感的质。朗诵一定不要大喊大叫,不要拿腔拿调,反对一切矫揉造作和虚伪做态。从规定情境和人物性格出发,生活、自然、感人这是电影表演所需要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