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电影表演理论中常常把演员分成三类,即本色演员、类型演员与性格演员,由此派生出三种表演,即本色表演、类型表演以及性格表演。“类型”问题属于中间过渡性质,暂不讨论。《电影艺术词典》中对于“本色表演”有以下界定。
1.侧重挖掘演员自身的素质和魅力及性格特质进行与自己相近的角色创造的一种表演方法
本色表演在银幕上具有一定的魅力和地位,演戏痕迹较少,符合电影逼真的美学要求。银幕上的表演可以以演员的本色为基点进行各种性格的塑造。在银幕上,演员改变自身外形、气质,进行远离自身性格特质的再创造和化身,要比舞台上难度大。跨度太大的性格塑造,一旦处理不当,露出雕琢和演戏的痕迹,则容易破坏电影表演的美学原则。但本色表演难以塑造与演员自身性格差异较大的各种不同人物。表演艺术家应扩大自身的艺术功力和可塑性,塑造远离自己性格特质的形象。
2.天赋和本能的表演
既包括某些天才演员凭直觉和灵感,甚至不必经过系统的技巧训练和对特定角色的细致准备,就可以感觉到角色并产生震撼人心的效果的表演,也包括某些影片中一些演员或“非职业演员”在导演处理下本能的行为举止。
对于一个职业演员,他进行一个角色的诠释的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只用一种表演的方式方法去表演。演员在进行表演实践的时候,决不应该时时刻刻把表演理论融合其中,时时刻刻用理论来衡量自己的表演。而是应该自发地去演,去诠释角色,既参照自己的本色,开发自己与角色的共性以及自己和角色的共有潜能,同时又积极地运用自己的职业素能,去适应、相信自己的规定情境,拓展自己的本能。运用演员的本能更是人的本能,去以自己的躯体、语言、面部表情表达角色的内心情感与生命,这也就是本色表演与本能表演的融合。
电影大师安东尼奥尼认为,电影演员不应当去理解角色,他应当成为角色。人们可以争辩说,正是为了成为角色,他才需要理解角色。这是不对的。如果确实是那样,那么一个理解力最强的演员将会成为最好的演员,事实往往恰好相反。一个演员如果理解力很强,他就愈加努力想成为一个优秀演员。因为他想透彻了解一件事,甚至其中最微妙的含义。在这个过程中,他就会侵犯不属于他的领域。实际上,他是在给自己设置障碍。演员对他所扮演的人物的性格的思考,应该导向准确的性格刻画,但结果却使他的表演显得支离破碎和丧失自然感。演员在进入现场时,应该一无所知,他越是凭本能进行表演,他就越真挚自然。
安东尼奥尼的观点将表演理论扩充到一个新层面,即电影表演中的本能表演。而这种本能表演的方法论,实际上又是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核心“体验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指出:演员应该不带任何成见,不带任何对角色的更高层次的理论性、哲学性的分析而去体验角色。首先深入角色的生活(摄影机前的生活)而非首先深入角色的内心。因为在感受角色的真实生活之前,首先去研究他(她)的内心,那必然不会是角色的真实内心,而是演员的虚拟内心。演员并非哲学家,甚至当演员面对乃至钻入一个角色的生活时,他(她)应该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他(她)不需要先入为主地总结角色的性格特征,而只是逐一地准确地完成角色所应该有的细微动作即可。只有这样,观众才能在自己的思维中真正形成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设想一个女主人公,她刚从外面回来,很累很热,要倒一杯水喝,那么她有多少种倒水与喝水的可能呢?
她可以进门扔下包就直奔冰箱,用力拉开冰箱门,拿出一瓶冰水仰头嘴对着瓶口便喝,连冰箱门都没顾上关;也可能是她冲进房间拽开冰箱一看,已经没有水了,于是随手又关上冰箱门,之后走进厨房,对着自来水管索性喝生水;还可能是她进入房间后先把包放好,然后换了拖鞋,看看水瓶里没有水了,便不紧不慢地去厨房现烧水,之后打开电扇吹着风,耐心等水烧开。
随便举出三种可能性,但很明显不止这三种。
我们可以设想这个女孩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工作性质、爱好、有无男友等等,也有可能还要考虑是一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心境促使她这样或那样做。但是事实上,演员并没有一层一层地分析,她只需要相信眼前的景物,然后准确地去做即可。并且,一个角色在故事中的真正成立,并非仅仅依靠一个细节就交代清楚,他(她)是在无数个细节叠加在一起共同构成的。
在近些年也有很多人开始尝试这样去做,尤其在香港电影中,屡见不鲜。导演不会给每一个演员故事的全部,也不会给每一个演员分析他们各自角色的性格,而是让演员穿上他们个性化的服装,留着个性化的发式,化装也很个性化,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生活”。使用运动摄影,更给了演员宽阔的表演空间,让演员自由发挥,甚至将演员在此空间下各种本能反应促成的本能表演逐一拍摄下来,真正的情节取舍和表演的连续性,是在剪辑台上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