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是国家“211工程” 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教育部直属高校。现任党委书记瞿振元,校长柯炳生。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其历史起自于1905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1949年9月,由北京大学农学院、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 10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系与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1953年7月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国务院于1954年和1984年将北京农业大学列为全国六所重点院校和全国重点建设的十所高等院校之一,于 1960年10月将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列为全国64所重点大学之一。1995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江泽民同志亲自题写校名。2003年5月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国农业大学,发表了重要讲话。2005年10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中国农业大学,祝贺农大建校百年,鼓励学校再创辉煌。2009 年 5 月 2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中国农业大学,与师生代表亲切座谈,对青年学生提出了殷切期望,对学校提出了“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步伐”的要求。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和农业工程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共设有14个学院,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医学、哲学等9大学科门类;设有研究生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学校拥有6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均在全国排名第一,排名第一的学科数量居全国高校第4位;学校还有6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19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2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7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6个国家级研究中心,8个省部级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4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中国农业大学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526人,其中教授(含研究员)476人、副教授(含副研究员)723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6人,院士数量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3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33人,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0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专家1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87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专项基金”10人。中国农业大学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1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3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7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学、化学两个学科被列入“国家理科基础学科研究和教育人才培养基地”。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3942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702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342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156名。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主线,充分发挥高水平教师队伍的优势,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学校拥有 2 名国家级教学名师和 16 名北京市教学名师,“作物遗传育种学”和“机械设计制造系列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入选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有 17 门国家精品课程和 23 门北京市精品课程, 117 项教材入选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有 2 个国家生命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 4 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教育教学改革成果。
中国农业大学坚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以高水平和实用型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在生物与农业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十年来,获国家级科技奖励37项,全国高校排名第6位;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25项,获得授权专利672件。石元春院士主持完成的“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的研究与开发”研究成果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先后有5篇高水平研究论文在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CELL》、《NATURE》和《NATURE GENETICS》上发表,奠定了我校在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先地位。2015年度被SCI、EI收录的论文数量达到1400篇,被SSCI收录研究论文数量居全国前列。在ESI学科评价指标中,我校的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生态与环境学等三个学科进入了世界前1%。主持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项目12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6位,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6名。学校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我校玉米系列品种中农大4号、农大108等推广1000万亩;小麦新品种农大211、农大3432等以及节水高产技术推广1000多万亩;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技术推广4000余万亩;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机具成果实施5000多万亩;农大3号小型蛋鸡新增4800万只。
中国农业大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扩大开放、加速国际化进程。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荷兰、挪威、丹麦、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以色列、科特迪瓦、几内亚、肯尼亚等39个国家和地区的188所大学、研究单位和国际组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校内设有国际学院、中德综合农业发展中心、中以国际农业培训中心、中加中心等国际教育、科研机构。学校与美国的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德州农工大学、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伊利诺依(香槟)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德国克劳斯特尔工业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在互认学分的前提下开展各种形式的本科生联合培养项目和研究生项目,与日本、美国、法国、丹麦、澳大利亚、德国和英国等的大学开展学生交换项目。
中国农业大学十分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教育活动,制定并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学校现有75个学生社团,包含公益类、理论学术类、科技实践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型;建制完善的大学生艺术团,包括合唱团、管乐团(弦乐组)、舞蹈团、戏剧团、民乐团和健美操队等6团1组1队,充分展现了我校独特的艺术特点和魅力。学校登山队的部分成员曾代表当代大学生成为奥运珠峰火炬手;农村发展研究会、挚友社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学生社团”。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蓬勃开展,近年来相继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一等奖。中国农业大学橄榄球队是中国大陆第一支橄榄球队,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为祖国争光。2006年,在多哈亚运会橄榄球比赛中,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男队获得铜牌,实现中国男子橄榄球队在亚运会上历史性的突破。2015年12月,在第5届东亚运动会上,以我校学生为主的中国橄榄球女队获得金牌,实现了中国女子橄榄球运动的历史性突破。
国富民殷、强农为本。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是中国农业大学百年不变的追求。数代农大人情系乡土,忧患苍生,为实现中国人千百年来的温饱和富庶之梦不遗余力,与祖国和人民保持着最紧密的血肉联系,形成了学校特有的勤勉持重、爱国忧民的精神传统和严谨求实、厚德博学的办学传统。今天的中国农业大学,保持着农业优势学科,发展着多种新兴学科,同瞬息万变的世界紧密相连,与日新月异的科技同步发展,正朝着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目标阔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