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来,电影电视剧在“红色”题材的创作上有创新、有突破,跳出了这类题材的旧框架,塑造了一个个全新生动的、富有独特艺术魅力的革命历史人物形象。那么戏剧舞台的“红色”书写是否也同样丰富而精彩呢?又有哪些问题需要面对和解决呢?
“与文学和影视剧作品相比,近年来舞台上关于红色题材的创作确实不多”,戏剧评论家刘平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戏剧创作受舞台时间、空间的限制,不能像文学和影视作品那样从容地去表现。文学作品可以写上百万字,电视剧可以拍二三十集,能比较全面、详细地描述红色题材的故事,用充足的笔墨把故事讲完整。而戏剧却很难做到,用一台戏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去全面表现一个宏大的历史题材是比较难的。
但在这为数不多的作品中还是涌现了一批新鲜、别致、出人意表之作。如《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铡刀下的红梅》《我在天堂等你》《马蹄声碎》《华子良》《红星照耀中国》《二小放牛郎》《一路寻找》《独生子当兵》《英雄战士》等等。“从这些作品可以看出,红色题材戏剧从新时期以来,经过30年的摸索和探讨同样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戏剧评论家廖奔认为这些进步表现在:戏剧创作彻底摆脱了“文革”以及“文革”前模式化、脸谱化、公式化的弊病,在创作方法和手段上日益走向了成熟。作品立意深邃,人物形象鲜明、个性突出,舞台形式、手法灵活,应该说都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可看性很强。可是由于演出市场不健全等戏剧所面临的特殊困难,使得这些优秀的新剧目不能及时而广泛地为观众呈现、被观众了解。
虽然,从数量上来看,红色题材的戏剧远不及影视剧,但如何让红色岁月蕴藏的精神富矿得以充分开掘,却是戏剧创作者努力的目标。“需要选取一个好的点或截取一个横断面去深入开掘,以生动的人物和浓郁的情感去感动观众。” 刘平认为,对于戏剧舞台来说,红色题材的书写需要加强,更需要提高创作能力。一是需要观念的改变,二是叙述方法的突破。如《天籁》《马蹄声碎》的成功,就在于突破了红色题材书写中领袖人物和战斗英雄人物的模式,而塑造了普通的红军战士的精神风貌。《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在叙述手法上也有很大的突破与出新。京剧《华子良》的成功就在于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视点,写活了一个人物。《一路寻找》描写了人们在汶川地震中的心灵变化,写出了诗意,提升了抗震救灾题材的艺术质量。《独生子当兵》《独生女当兵》则以喜剧的手法表现出严肃的生活,既幽默风趣又有值得思考的艺术价值。
“红色题材可以说是军队戏剧创作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我们有可贵的传统,也有独到的创新。”总政话剧团团长孟冰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说,带有红色情怀的题材,要写真实的情感,尤其是当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联系在一起时,把他的生死、爱恨写得真实,才能打动、震撼观众,起到启迪心灵的作用。当下,某些红色题材作品的脸谱化正是由于创作者忽略了人物内心微妙、丰富、真实的情感,从而导致了一些生硬、苍白、平庸的应景之作。“这些创作者没有真正从内心情感出发,自己都没被感动,又怎么能感动他人?” 孟冰说创作《毛泽东在西柏坡的遐想》这部作品,就是站在今天的角度去回望那段历史,并且带着自己鲜明的观点去解读和诠释的。不能仅仅是按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的去再现和复制,应该有大量自己的理解。“我希望自己像导游一样,设计这么一条路线,然后和观众一起走进历史、走进伟人的胸怀、走进伟人内心世界,与他一同感受、一同思考。”
据孟冰说,除了表现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军队的戏剧家们还把眼光投向了火热的军队现实生活,出现了一大批歌颂普通官兵的戏剧作品。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关注普通的官兵、包括农村百姓的生活,都应该归纳到红色题材的范畴之内,这也将是军队戏剧家们今后创作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