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西方的表演技巧训练方法有什么特点?
师:西方的一部分训练练习在八十年代逐步介绍到我们学院,我所能介绍的也仅是窥一漏万,很不全面。但仅从这一些练习中可以看出确实有它自己的特色,和我们学院原来的训练练习不同。但是它在训练演员素质这一点上是相同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归纳起来有这样一些特色。
第一,他们把表演技巧和声音、台词、形体综合起来进行训练。西方教授介绍的有些表演练习其中有的是发声、语言、形体司时训练的,如有一类练习是要求学生一面在形体上做各种动作,一面要求按照动作的节奏进行发声或语言的练习;有的练习则要求学生选一段台词,用不同的色彩或体裁来念它。
例如,学生选了曹禺剧本《日出》中黄省三的一段台词,要求学生一边笑一边念,然后又改为一边哭一边念,或再变成一边发火一边念。从中找到不同的体会和感受,学生会察觉到不同语气念同一段台词,内心会产生色彩更丰富的体验芝,外部的表现也更有力。
还有许多被称为热身性的练习,在形体的解放、松弛等方面有一系列的要求。所以说,西方教学中不少表演练习带有声、形、台、表综合训练的特点。
第二,表演练习注意学生的身心解放,想尽一切办法使学生放开来演。教师一面进行指点,一面自己也在和学生一起练习,学生感到能与老师同练,十分亲切。教师对学生的点评中总是给的鼓励多,这样做使学生解除了紧张,能把潜在的才能充分发挥出来。这在上面“假面”练习和“小丑”练习中我已经谈到了,此处就不多说。
第三,他们的表演练习游戏性很强,能自始至终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美国戏剧家、“戏剧游戏”的创始人薇奥拉斯波琳说:“学生通过做游戏发展个人的为游戏所必需的技能和技巧。技能是在学生做游戏中兴味十足和激奋万状的时刻得到发展的。”①因而,学生在游戏式的练习中,能够使自己的身心得到解放,能够品尝到“信念与真实感”的甜果。
第四,表演训练中的即兴性。学生在即兴创作中容易碰撞出真实的火花来。西方的许多训练练习都是由教师当堂出题让学生做,这种即兴训练对学生好处很大。俄罗斯戏剧家托夫斯托诺戈夫说:“演员的表演创作失去了即兴创作的基础,就会变得乏味、干枯起来,开始退化成匠艺,最终不可避免地趋向消亡。”因此他以极大的热情歌颂即兴创作。他说:“即兴创作——这是想象力的飞翔,创作兴奋和灵感。即兴创作——这是在创作上解脱枷锁,这是构思的自由和表现的自由。即兴创作——是艺术的心脏和灵魂。即兴创作—寸这是创作的诗篇。”他对即兴创作的赞扬是多么富于诗意,可见他对即兴创作的重视。
第五,利用形体动作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表演技巧训练中把声音、形体、语言综合起来训练已是西方培养演员的一个特点。因此,运用形体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内心体验,在西方的训练课堂上是一种普遍的做法。
如两个人吵架,双方在争吵中为了震慑对方,形体上必定要冲向对方,这是人们在生活中心理和生理统一的必然规律。但恰恰在这一点上训练练习给双方设下了阻碍。教师安排其他同学把两人逆向拉住,不让两人上前半步。这就造成演员在形体上与拉住他们的力量发生矛盾,产生形体上强烈挣扎。这种形体上的冲突激发出他们之间内心争吵的激情,达到了心理体验的目的。这种训练方法的理论根据在于:人的有机天性的规律(即人的心理和生理的自然规律)是心理和形体的和谐统一。心理上感觉到了,必然要反映到形体上来;反过来说,形体上的冲撞也会刺激起相应的内心体验。西方许多表演练习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达到了训练目的。
第六,重视想象的训练。想象的重要性在前面已经阐述过了,勿再赘述。但方许多训练练习在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方面自具特色。学生一面在表演,教师就一面在旁频频地改变各种规定情境,促使学生急速展开想象,马上变化行动,求得立即对新规定情境的适应。前面我介绍过的“改变规定情境练习”就是这样做的。当学生都躺到舞台上之后,教师突然给学生出情况:“你们越长越高,高得变成顶天立地的巨人了”。忽儿又说:“你们变得蚂蚁还小”。学生忽儿要用巨人的眼光、忽儿要用比蚂蚁还小的动物的眼光去观望世界和宇宙,这需要多么充分地去调动自己的想象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