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师,您曾在前面说过学习表演要学会观察生活、观察人物,认为不到生活中去看、去听、去访问不行,可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中会有“动物模拟”练习呢?这两者有矛盾吗?
训练上没有矛盾。为了引发运动的兴趣,排球队有时也会安排篮球训练或游泳训练,足球队不是也练网式足球和跑圈吗?它是从不同侧面去锻炼一个运动员。
师:为什么要做“动物模拟”练习呢?首先是要解尋放学生的身心。学生演人时自己也能感觉到演得像或不像,要是对将要演的人物不熟悉,他(她)演起来就不那么自信,不那么放得开。在这种情下,学生就拘谨、紧张。假如学生普遍有这个问题,就可以安排用“动物模拟”练习来解放学生的身心。
“动物模拟”练习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形象感”,因为做“动物模拟”练习是要求学生去仔细地观察动物,了解和熟悉.它们的习性,然后按照它们的特点,想象一个以动物为主要角色的练习。其中也可以出现“人”,但“人”必须是动物的配角。因此,在这种练习中,“动物”实际上是拟人化的动物。如:狡猾性格的“狐狸”、凶恶秉性的“狼”、愚笨脑袋的“猪”或“狗熊”……对它们的创造既要抓住动物的特征,又要赋予它近似人的思想和感情,还要在外部有一定的形似。这种创作也并不容易,学生必须要有活跃的想象力及创作的积极性不可。但是,让学生去演动物,这符合年轻人的兴趣,所以学生们的创造欲望都比较强。
生:那为什么一定要用“模拟动物”来训练呢?为什么这种练习可以训练学生的“形象感”昵?
师:学生在舞台上往往会产生两种倾向,一种总是演自己,不能改变自我,难于向人物形象迈进;另一种是把别人已经创造成功的形象的外部样式拿过来用。为此,用“动物模拟”练习来克服这种弊病,使学生逐步学会由内到外及由外到内地去创造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因为演的是动物,学生知道自己不可能演得很像,演猴子怎么会演得外部和猴子一样?只能得其意罢了,这样一想反倒不紧张了,只把注意力放在“拟人化”的创作上,并尽可能地模拟得像该动物的神态,也就是说抓“神”似,表演就显得很松弛。所以,在“动物模拟”练习中除了‘学生身心得到了解放之外,也在真实、自信上得到了锻炼,还培养了他们的“形象感”。
如有这样一个练习,学生模拟一对狗的生活。黄狗和黑狗邂逅相遇,一见就投机,成了好友。它们相敬相爱,形影不离,一起引吭高歌,比谁的嗓音高昂,一起蹿腾跳跃,比谁的弹跳力强。忽然,飞来一根肉骨头,于是“友谊”灰飞烟灭了,剩下的是一阵嘶咬……
又如这样的一个练习,一对鸳鸯亲亲热热过着甜蜜的生活。母鸳鸯已经怀了小鸳鸯了,行动不大方便。突然来了第三只鸳鸯,扰乱了这对原来的幸福生活,使得这对鸳鸯相互发生了了谬误会。后来,误会消除,第三只鸳鸯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再如一只狗熊走上了表演舞台,可它今天说什么也不好好在观众面前表演,因为饲养它的那位女饲养员,由一位男饲养员妾来代替,它思念那位女饲养员,百般反抗那个它不喜欢的男饲养员。后来,那位女饲养员来了替换下了男饲养员,狗熊才服服帖帖地出场表演了,在表演间隙中还向女饲养员献殷勤。
这种“动物模拟”练习有些像寓言练习,模仿的是动物,实际上表达的是人的关系和感情。有的学生在其他训练中成绩一般,可到了“动物模拟”练习竟然活起来了,甚至表演中有了光彩,触类旁通,好像明白了演员创作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