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刚刚结束了新加坡教学工作回青的青岛相声界元老级人物耿殿生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作为青岛曲艺团最早的相声演员和原团长,他见证了青岛相声的发展,认为创作人才缺乏、作品不能深入生活和一些演员荒废基本功练习等都是困扰青岛相声发展的难题。而新加坡在相声普及和创新方面的一些尝试都有可借鉴之处。
演员: 练功少表演比较随便
1960年,耿殿生进入刚成立的青岛曲艺队,成为仅有的两个相声演员之一,除了相声、快板,耿殿生还会多种打击乐、演过歌剧《刘三姐》,而他表演的东路山东琴书也曾多次在全国性的曲艺大赛中获奖,侯宝林都对他的琴书赞不绝口。但是,现在像耿殿生这样多才多艺的曲艺演员已经不多。
“培养一个曲艺演员,本来就很难,因为对演员的要求很全面,需要一定的天赋加上后期的苦练才行”,但耿殿生注意到现在的一些曲艺演员练基本功的时间太少了,上台演出时也比较随便,对很多艺术技巧不再那么讲究、较真了 ,“传统段子都是很好的教科书,先学扎实了才能谈得上发展、创新”。
耿殿生也理解现在一些演员面临生存上的压力,但他认为只要有好演员、好作品,曲艺的市场化还是有前途的。上世纪70年代青岛曲艺团的收入就很可观,七个演员就可以组一台演出,不但在青岛演,还跑遍了江浙一带的剧场,走到哪里都很受欢迎。
作品:深入生活才出好段子
谈及目前青岛相声的创作现状,耿殿生认为现在创作人才太少了,基本上就是莫宏、朱琦等两三个人还能写出一些好作品来。这也是全国相声界面临的一个难题,写相声段子的难度大、收入又少,所以很多创作者都纷纷转行去写小品、电视剧了 ,朱琦告诉记者现在全国专业相声创作者不超过10人。
而只有好作品才能吸引观众,并且有的时候一部好作品引起的反响是超乎想象的。朱琦和朱积敏曾创作过一个《普通话与乡音》的相声,在青岛连演八年经久不衰,而且就是因为这个相声,当年走到哪里朱琦都会被很多热情的听众围绕着。朱琦也认为,只有贴近生活、到生活中去挖掘素材,相声才能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就像《普通话与乡音》因为时隔多年,很多方言都已经改变了,现在也就没法再演了。
在耿殿生记忆中,当年很多创作者一年中有半年的时间天天在基层与工人、农民打成一片,从生活中提炼素材,这样才能创新出一些好作品。耿殿生创作的《流浪者》曾在上世纪70年代火遍全国,这个作品结合了当时的热门印度电影《流浪者》,印度音乐中打击乐较多,本身就擅长打击乐的耿殿生就将舞台上的桌子做了改造,桌面中间掏空藏进一面鼓,将打击乐融入相声,侯耀文对此都大加赞赏,推荐他参加了央视的一台晚会。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曲艺艺人多是贫苦出身,各地演出谋生计,所以很多人的文化修养并不是很高 ,耿殿生认为直到现在,曲艺演员与戏剧、话剧演员相比,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上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戏剧、话剧都有专业的高等学府,一个中央戏剧学院就培养出了很多科班出身的戏剧演员。而曲艺方面的专业院校一直很少,只有天津有个中国北方曲艺学校,现已更名为中国艺术职业学院曲艺分院,只颁发中专学历。还有零星几所学校设有曲艺表演班,但大都是专科学历。耿殿生认为,曲艺的科班教育应该加强,不过这也有一定的难度,像相声,很难编出什么教科书来让学生学,但演员在文化底蕴上的欠缺还是要想方设法提高 。从总体上来说,耿殿生认为青岛的相声是有前途的,只不过在市场化的进程中,要克服的困难还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