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但是,“解放天性”还需要吗?要是需要的话,在理论上又如何解释呢?
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没有提出要“解放天性”的训练。不过,他没有搞过就不等于我们就不能作这样的训练。问题是“天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解放它?把这个问题搞明白了,仍然可以训练,而且说不定是一种创造性的训练练习。
要是“天性”并不是指人的“动物本能”或是指人的“生理器官功能”,那么,是什么束缚了演员呢?既然没有让演员去把动物的本能解放出来,那么束缚演员的当然也不是道德观念或纪律观念了。那是什么使他们不能在舞台上自自然然地按人物的生活去行动呢?
一个人在幼小的时候,活泼天真,表演什么节目都能做到纯真、自然,慢慢长大了,懂得怎样叫演得好,怎样叫演得不好了。于是,“天性”就复杂起来,想到要是演不好怎么办?就怕,就害羞,至于在众目睽睽之下,要把假的演成真的(演员和观众都知演戏是假的),就杂念丛生。因此,学生入学之后,在训练之初要把他们的害怕“当众孤独”和“害羞”的毛病改过来,就要把他们从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样来定义“解放天性”,其内在含义就不同了。
要想真有其事地那样依据角色的逻辑逼真、自然地生活(行动),说是简单,要真正做到是十分不容易的。于是之先生说得好:“真听、真看、真感觉这七个字要一个老演员一辈子都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当众之下无论演的是什么,都会产生“不好意思的心理”,怕“演错了丢脸”……种种杂念就像捆绑演员“天性”的绳索,使演员难以在假定的情境中有机地真实地行动。这种现象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也难以完全改正过来,何况是刚入学的学生。至于那些喜爱表演专业的考生,这种束缚就更大了。所以,“解放天性”还是要做,但它的内容与理论阐述完全不同了。
要想真有其事地那样依据角色的逻辑逼真、自然地生活(行动),说是简单,要真正做到是十分不容易的。于是之先生说得好:“真听、真看、真感觉这七个字要一个老演员一辈子都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在当众之下无论演的是什么,都会产生“不好意思的心理”,怕“演错了丢脸”……种种杂念就像捆绑演员“天性”的绳索,使演员难以在假定的情境中有机地真实地行动。这种现象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也难以完全改正过来,何况是刚入学的学生。至于那些喜爱表演专业的考生,这种束缚就更大了。所以,“解放天性”还是要做,但它的内容与理论阐述完全不同了。
那就没有什么“动物本性”的问题了。完全是演员“以假当真”创作的特点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束缚,需要把它解放开来。这样说对吗?
是的。除上面说的之外,新学生刚到学校,互相还不熟,大家都有一些抹不开,这使杂念更多,也因为师生刚刚相识,怕演不好出洋相。这样一来,顾虑重重。为此,在表演课的一开始,就拿出一个月或更多时间,把大家从这种复杂心理中解放出来,还是有其必要的。
另外,在中学上课时总是老师讲学生听,现在上课要当众孤独地表演,很不习惯。教师用“热身练习”的办法使他们放开来表演,这未尝不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所以我并不是反对做“解放天性”的练习,而是要把练习的内容和目的搞正确,至于该练习叫什么名字还是其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