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把它称为“热身练习”是一种习惯。我记得最早是在美国从事表导演艺术的高级讲师周彩琴女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给我院带来了一套演员每天做“梳洗”用的训练练习(如在前面已介绍过的“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巨人”、“我是一只小蚂蚁”、“我是一个牵线木偶”、“我是刚出生的婴儿”……)。这套练习打破了我院表演系多年来一直惯用的承继前苏联专家留下来的训练方法。周彩琴的这些练习好学好练,充分发挥了学生即兴的想象能彪力,也考验了学生平日里文学艺术的修养和积累。由于周彩鹜女士介绍的这套欧美的训练方法改变了学生冥思苦想构思小品练习的习惯,加强了形体表现力的运用,把“活跃内心的想象力”、“对想象内容的即兴感受”、“加强与内心感受相对应的;形体表现”、“对假定情境的信念与真实感的锻炼与即兴适应”等一起结合起来训练,很受年轻学生的欢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西方越来越多的专家来我院作访问交流,他们带来了林林总总、样式不同但原理极为相似的训练练习,我们的年轻教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也创造并发展了某些练习,使得这种训练方法逐步地丰富、完善起来。
最早周彩琴女士介绍的这套训练练习是演员为锤炼自己的演技而用的“天天练”,也带有每天演员在演出之前的热身准备(即像运动员比赛前所做的准备活动)。后来在有的西方戏剧家来院访问、交流中把类似的训练称作“解放天性”练习,慢慢这种练习就热络了起来。我今天仍称它为“热身练习”是回归了它的历史原意,并非独创。
不过,叫什么名称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明确其训练目的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