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哦!这样一步步找剧本的主线,也是一件很细致的工作。那么,“事件”怎么找?这一幕的“事件”应该是什么呢?
师:事件是“逼药”。从繁漪下楼来到第一幕结束,这就是一个事件。在这个事件发生前又交代了以下一些重要事实:
周朴园回家之后白天去省政府开会,晚上上楼来看繁漪,可繁漪又把房门锁了,他只好睡在书房里。
繁漪一下楼就看到周朴园把客厅里她买的几件家具搬走了,换上了几件旧家俱,看来周朴园的心里还是思念着那个女人。
繁漪是听说周萍要离家到矿上去的消息后,实在在楼上待不住了,下楼来找周萍核实并想留住周萍,因为在这死气沉沉的公馆里再没有了周萍,要整天看着周朴园的脸色,她这样性格的人是绝对过不了这种日子的。她亲耳听到了周萍说要到矿上去,但还来不及找机会会与他单独谈话,周朴园的进来把事情打断了。为了不扰乱要与周萍的重要谈话,繁漪尽量不节外生枝地惹起别的争端,她极难得地向周朴园好言相对,显示她对两年没有回来的周家主人队的体贴。
事件“逼药”就在这种规定情境下发生的。由于周朴园非要繁漪把药当着孩子们的面、当着下人的面喝下去,做一个服从的榜样,这就就等于让繁漪当众承认自己脑子有病。这极大地伤害了繁的人格与自尊。她不由得起来反抗,因为这是违背她的本性的。为了制服繁漪的倔强,也针对周冲那种半瓶子醋的社会思想给予斥责,这叫“打子教母”,为的是训诫繁漪,子不教母之过,母亲的桀骜不驯,给孩子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繁漪被迫喝药哭着上楼之后,周朴园又训斥周萍近期来的荒唐生活。一种封建礼教的君王式统治和人性追求自由之间激烈地冲撞,预示着繁漪绝对不会轻易放走周萍,也绝不可能再屈服于这样的家庭,为了自尊、为了自由,她要奋战到底。在如此严峻的境下,周萍也必定急着要离家下矿去,以速速避开这是非之,因为在他身上还有一些严重事情尚未暴露,趁此机会,赶快脱身。这个家庭的一场风暴似乎已揭开了序幕。
生:这就是第一幕的“事件”。“逼药”这一个爭件起釗工激化矛盾、突转或推进人物行动的作用。这就是“事实”与“事件”的不同。这样举例谈能分辨得清吗?
师:可以,有了例子就清楚多了。
那么,我在下面的举例分析中为了节省一些时间,除了极个别重要的“事实”之外,就不再尽列“事实”了。我主要举例分析每一幕的主要事件。
第二幕的第一个事件是:“谈判”。
周萍断然拒绝了繁漪求他留下的要求。这意味着父子俩把繁漪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她发出了“一个女人,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的泣号!她绝不会就此罢休的。
第二幕的第二个事件“相认”,这一事件从鲁侍萍与周朴园相见之后一直到全幕结尾。
在“相认”这段戏之前,侍萍已经发现自己阴差阳错地又走进了周家的门,她又刚听了周公馆的太太的话,就急于想带四凤走,离开这个令她留下了一辈子痛苦回忆的地方。没有想到周朴园突然进客厅来了。三十年没有见了,一切均已逝矣。但是,周朴园对当年无锡那段生活的念想,对梅妈女儿的眷恋,还要为之修坟扫墓,这引起了她她的好奇。究竟当年周老太太把她母子撵出周家时,这位当今董事长的的内心是个什么态度呢?为什么三十多年了还如此记挂这件事呢?这是真心的呢,还是做给外人看的?当事情说穿之后,周朴园改变了态度,这使侍萍重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她忍住了苦水和怨气,愤然地撕碎了支票。鲁妈是一个真诚的人,她的表白是实在的,这使周朴园放下了心,为了今后他的地位及家庭的安宁,他决定辞去鲁贵与四凤。侍萍此时只有一个念头,想看一眼三十年来牵肠挂肚的周萍,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在见到周萍的同时,竟然见到鲁大海被打这伤心的一幕。
四凤和鲁贵的被辞退,必然卷起周鲁两家生活巨大的波澜。四凤肚子里已有了三个月的孩子,怎么办?周萍就要离家,怎能应付与四凤这突然降临的永别?周萍打了鲁大海,而鲁大海又是四凤的哥哥,两家结怨如此之深,他与四凤的关系今后如何挽回?繁漪认为周萍对她的绝情是因为有四凤介入之故,现在四凤被辞退,周萍必不甘心,在此关键时刻,繁漪怎会没有动作?二幕结束了,但山雨即至,风已满楼。“相认”这当然是二幕的主要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