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教授眼中的“表演情绪”、“表演形象”和“过火表演”的问题
生:您曾经说过,在教学中不要轻易给学生扣上“表演情绪”、“表演形象”、“过火表演”的帽子,那您就从这儿开始我们这一部分的谈话吧!
师:好的。对于这三种表演上的毛病的确是要纠正的,但不要因为要纠正这些毛病而吓着了学生。这些毛病一旦养成,是很难在短期内改正得了的,所以在过去的教学中教师为不让学生染有这种毛病而批评甚严。后来我发觉我们的学生并不是真的染上了这种毛病,而是抓不到人物的感觉,演技又不到家,急于求成地拿出这种办法来应付一下。这是在创作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一种过程。就像小孩子也要像大人跑着去拿个东西一样,结果腿上没有劲,摔跤了。所以对于学生出现这些问题不必惊慌,只要引导得法很容易解决的。现在我来分开解释一下这三种毛病是什么内容。
“表演形象”是对一种错误的表演现象贬义的评价。有些演员没有去认真的创造人物的内心世界,又没有把人物的外部特征反复揣摩和练习,使它化解在自己的心理和形体行动之中,而是直接地去演人物的某种性格的外部特征。因此,在舞台上出现了“两张面孔”的现象,一张面孔是演员自己,另一张面孔是演员企图创造而又未消化在自己身上的“人物形象”。对于这种表演上现象,我们之为“表演形象”,其意思是有别于演员正确的“创形象”的方法。
这种创作的方法当然是不对的,过去有一些演员没有接受过正确指导,长期地演戏,方法不对,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痼疾——“表演形象”。当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体验的演剧流派出现之后,为了纠正这种错误的演剧方法,把它称之为“表演形象”。
从上可见,“表演形象”是一种表演观念问题,不是学习过程中的某种失误。 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抓不住人物的感觉,就像运动员罚点球一样,,一紧张罚丢了。这和那些老油子球霸为了卖帅,吊儿郎当地把球有意踢飞不一样。因此,在纠正这种毛病时要爱护学生的创作热情,细心引导他们去研究、体验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揣摩其外部特点,不能简单处理。对于学生来说,也不要一听到“表演形象”的批评就十分紧张,似乎犯了什么不得了的错误似的。
您这一解释,确实解开了学生的心结,不然的话,老师的批评,可能会造成学生的某种思想负担。那么,“过火表演”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过火表演”也是一种错误的表演方法。它是指外部动作的分寸超过了内心的根据,形成了表演创作中的“心理赤字”。我们常说要“动于衷而形于外”,若只形于外而不动于衷,或者说內心缺乏体验,而外部的形体动作和对应的内心体验又不一致,过了头,则称为“过火表演”。
对于“过火表演”也要仔细分析,区别对待。有的演员经验不足,一时体验跟不上,出现了“过火”现象,这无关紧要,一经指出,就会很快纠正。这要与“痼疾”区别开来。有少数演员演戏犯一种习惯性的毛病,认为“过火”地演戏“有劲”、“有彩”、“过瘾”,,偶尔还能获得几声掌声,这就很难纠正,因为他(她)不以为错,反以为对,这就难办了。内心体验是要调动自己的心灵和情感的,若自己的心灵不愿意去吃这种体验的苦,那么,外界的力量再强大也无能为力了,只有等他(她)改变了演戏的观念之后,才能彻底改正这个毛病。对于这种现象,一般地说,老师批评要严厉得多,往往痛切一)),使他(她)猛醒。
在教学中出现过火表演的现象是很正常的。学生没有牢固地掌握表演技巧,体验也不足,一上场过火了,这毫不奇怪,即使教师指出了这是过火表演,学生也不必紧张,把注意力重点放在人物行动的心理内容上,形体上自然而然会适应起来,过火表演的现象就消失了。
那么,“表演情绪”是否也是这样的问题呢?难道演员在表演中可以不要人物的情绪吗?
“表演情绪”实质上是演员不去抓人物为什么产生这种情绪的心理根源,而是直接去演情绪,我们称这种表演上的毛病为“表情绪”。抓情绪,实际是要抓行动。如:委屈的情绪、高兴的情绪、颓丧的情绪怎么演法?把眉头紧锁一些?脸部肌肉张开一些?头低下去一些?口气再悲伤凄凉一些?那么,眉头紧锁到什么程度才最煨为适当呢?脸部肌肉张开到何等地步才最为妥帖呢?.
所以,要抓人物行动。只有抓住了人物的行动,才能抓住人物的情感,也才能找到人物的自我感觉。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后面专门谈到,就不在这里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