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不经过正规的训练,有可能成为一位的优秀演员吗?有这样的人吗?
师:当然有。譬如我国现在有这么多好演员,而刚解放时国内只有一两所专门化的培养演员的高等学院。许多优秀演员,特别是大剧院团的老艺术家中,完全从学院培养出来的还并不是很多。他们大多数是在实践中刻苦多地摸索、学习,最后脱颖而出的。但是,你若有心认真的去调查研究他们怎样成为好演员的,你就会发现,他们所下的功夫远比我们在校学生学习时的功夫大好几倍(当时他们的年龄也比同时期我们的在校生大一倍还多)。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许多著名演员,他们每演一个戏,就围绕这个戏学一种专门知识,所以他们的演技与他们的文化艺术修养是一同提高的。据说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宗洛先生在《龙须沟》中只扮演一个无名无姓的群众角色,他和那些演主要角色的演员一样写“人物自传”,做人物小品。甚至连创作音响效果的人员,为了效果做得逼真,也专门到天坛一带去采访那些卖破烂的穷苦人。由于这些底层人为了生活,出门较早,这些创作人员必须在清晨公交车尚未出厂前就徒步赶到天坛,为了要赶在出门之前堵住他们。其创作之艰辛,可见一斑。
于是之先生在新加坡的一个座谈会上声介绍过他们的学习经验,他说:“我就是业余的(指没有进过专门学堂学习、训练过的)……演一个戏除了演好这个角色以外,你必须,也可能为了这个角色读点书,或者积累一点儿生活。你演一个角色别白演过去。譬如:演关汉卿,学学小令,学学元曲,学学元代史。演一个现代剧,你接触某一个生活阶层。在这一方面,不管业余或专业,特别是业余,接触生活面大,演一个戏,跟着这个戏的要求,多读一点这方面的书,多接触一点这方面的生活。书也好、生活也好,都是要发酵的,你为《茶馆》王利发累积生活并不只用在王利发身上……所以业余演员利用自己的条件,每演一个戏多学一点东西,包括表演公法等。”
我想,这样做演戏的有心人,确实是成功之路。当然,其辛苦程度也可想而知的。但是话又说回来,要想成功,哪一行又是不需要花功夫的呢?即使是大学毕业了,难道就不需要下功夫了?即使已经是名演员了,就不需要下功夫了?所以,要想当一名优秀演员,问题不在于是否进过专业学院学习,蠢在于是否下决心要吃些苦,刻苦地在实践中学习。
“锲而不舍”参四个字是并不容易做得到的,读读于是之先生写的《演员于是之》那本书,你就可以看到他是怎么下苦功夫创作的。所谓“艺海无涯苦作舟”,只要不懈努力,就会获得收成。
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事业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许多年轻轻人向往着当一名演员,于是现在专门培养演员的教育单位比以前,扩增了好几倍。据说有许多理工学院都开设了表演专业,至于文科学院办表演系、表演班的,更不足为奇了。只是如此雨后春笋般地办表演专业,师资是一个大问题。要是师资得到有计划地培养和调整,认真的办学,那么,学校培养还是一种全面、快速、可靠的人才成长的道路。理由如下:
首先是课程全面。既然是学校,当然要开设一系列的课程,学生的知识可以得到全面的提高。
其次有教师的良好教育。学校的随时监督和浓烈的学习氛围,对年轻人的成长比较健康、有利。
第三,表演专业毕竟是一门学科,不是瞎冲瞎撞就可以学到手的,它有一套科学的训练方法。我院目前一系列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经过近六十年的教学实践的检验,由几代人经验的积累而成的。
所以,不能因为没有经过训练的人中出了好演员就否定学院的培养训练道路,也不能用学院正规训练的优势去否定其他方面出入才的可能。